当前位置:首页 > 生活常识 > 正文

永辉超市2025年前三季度亏损4.7亿 激进调改与关店拖累短期业绩

摘要: ...

  门店大规模调改与关店止损的双重举措,使陷入营收下滑与亏损扩大的循环,这家零售巨头正在摸索中寻找转型出路。

  10月30日,永辉超市公布的2025年第三季度财务报告显示,该公司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124.86亿元,同比下降25.55%,净亏损4.69亿元。截至三季度末,永辉超市已完成222家门店的胖东来模式调改,形成规模效应。面对零售行业竞争加剧和消费者习惯变化,永辉超市采取了大规模门店调改与关闭亏损门店的双重策略,但这些措施尚未能扭转业绩下滑的态势。

  01 调改关店并行,短期业绩承压

  永辉超市近年来持续推进以“胖东来模式”为蓝本的门店调改,试图通过优化商品结构、提升购物体验来实现品质零售转型。

  与此同时,公司也在大规模关闭长期经营不善的门店,以止住出血点。

  这种“双管齐下”的策略带来了显著的短期阵痛。门店在调改过程中需要经历歇业装修、新设备投入、旧资产报废、重开业支出等必要环节,这些过程不仅产生了大量成本,也导致了营业收入的下降。

  而关闭亏损门店产生的租赁赔偿、人员赔偿、商品出清和资产报废等费用,更是直接拖累了公司整体业绩。

  公司解释称,营收下滑一方面源于零售行业竞争激烈,消费者习惯改变以及对购物体验和商品品质要求提高;另一方面则是公司主动进行门店优化调改,在对潜力门店进行关店改造的同时,淘汰关闭了部分尾部门店。

  02 深层隐患浮现,转型前途未卜

  除了显而易见的业绩压力,永辉超市在转型过程中还面临着更多深层次风险。公司资产负债率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,偿债压力不小。

  在高负债背景下,公司仍计划通过定增募集资金用于持续推进门店调改。

  然而,“胖东来模式”能否适应永辉的全国规模化运营仍存疑问。胖东来本身以审慎的扩张战略保障品质和服务,而永辉超市则需要面对全国大量门店的管理挑战。

  这种模式复制的可行性,尚需市场检验。

  同时,永辉超市在线上业务发展方面相对保守,与当前零售巨头如火如荼的线上竞争态势形成对比。

  其线上业务至今未能实现盈利,虽然公司尝试不同创新模式,但盈利模式仍在打磨之中。

  此外,公司内部治理问题也值得关注。永辉超市对调改的具体细节和效益披露较为有限,引发了市场对调改进展实际效果的猜测。

  永辉超市管理层坦言,公司正处于“改革深水区”。CEO王守诚近期表示,永辉需要坚持长期主义,希望用两到三年时间走出生死线。

  在传统零售业集体转型的浪潮中,永辉的探索之路无疑成为行业发展的试金石。

  注:本文结合A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