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趣味生活 > 正文

沪游观察|破界之作《真人快打》重塑游戏市场

摘要: ...

1993年12月9日,民主党参议员乔·利伯曼(Joe Lieberman)出席了国会关于电子游戏暴力问题的听证会,控诉电子游戏行业已越过了底线。他抨击的对象正是Midway公司出品的血腥格斗游戏《真人快打》(Mortal Kombat)。这款游戏在街机上大获成功,随后就登陆了世嘉Genesis游戏机(Sega Genesis)和任天堂娱乐系统(Super Nintendo Entertainment System)。利伯曼说道,“鲜血从参赛者的头上溅落,游戏旁白提醒着玩家如何终结对手。玩家可以选择各种杀人方式,从挖出心脏到扯下对手的头颅,甚至连脊髓都连着。”

此次国会听证会,旨在敦促美国游戏行业建立一套官方评级制度,从而防止未成年人购买暴力游戏。目的确实达到了,听证会后娱乐软件评级委员会(Entertainment Software Rating Board,简称:ESRB)正式成立。这次会议更加剧了一场由《真人快打》街机游戏引发的道德恐慌。

1993年9月13日,家用游戏机版《真人快打》在全球同步发售。该游戏的制作公司Midway Games通过一次名为“致命星期一”(Mortal Monday)的营销活动,引起了主流媒体的注意。美国各大新闻媒体派记者前往游戏厅,采访那些在游戏中互相“厮杀”的青少年,也采访了忧心忡忡的儿童心理学家。英国广播公司(BBC)在其深夜新闻杂志节目《深夜秀》(The Late Show)中对这款游戏进行了专题报道,邀请游戏作者Will Self到演播室现场试玩。

《真人快打:遗产合集》游戏画面。图片来源:网络

如今,回看当年的听证会,和众人对游戏的描述,真是别有一番趣味。最近发售的《真人快打:遗产合集》(Mortal Kombat: Legacy Kollection)收录了该系列的前四部作品,涵盖街机和各类家用游戏机版本,以及Game Boy Advance和PlayStation平台的系列衍生作品。这些初代作品几乎成了1990年代青少年文化的留存。游戏画面采用数字化技术制作。先对演员的武术动作表演进行拍摄,再将素材转换成2D动画。这些画面大多略显粗糙,分辨率也较低。因此,那些备受争议的终结画面,与其说是恐怖,不如说是血腥滑稽。值得一提的是,合集自带一个终结技训练器(Fatality Trainer),方便玩家学习和练习游戏中各种血肉模糊的终结技。

这款游戏显然出自一群二十多岁、深受80年代恐怖电影影响的年轻人之手。Midway最初组建了一个四人团队,计划制作一款由尚格·云顿(Jean-Claude Van Damme)主演的格斗动作游戏。然而,当这个项目最终告吹后,团队转而构思了一款能够与热门游戏《街头霸王Ⅱ》(Street Fighter II)相抗衡的作品,并将新游戏定位成“MTV版的《街头霸王》”。游戏中的终结技,则是开发过程中逐渐成形的。公司很快就意识到,血腥暴力可能会让他们声名狼藉,但制作团队对此毫不在意。主创之一的埃德·布恩(Ed Boon)在2022年接受Polygon采访时表示,团队有尤金·贾维斯Eugene Jarvis(Midway 游戏设计师)担任导师,他是暴力游戏《毒品网络》(Narc)的制作人。所以,大家不仅没有退却的意思,反而受到了鼓励,要更进一步。

1990年代《真人快打》带来的恐慌,反映了人们对新兴娱乐技术不受监管的担忧,和其可能对青少年产生危害的焦虑。但恰恰也是这份社会热度,让该系列游戏大获成功。《真人快打》成为圣诞季期间最畅销的游戏作品,各大平台累计销售六百万份。与此同时,该系列作品展现了游戏极强的适应性。它不仅将最初的街机概念移植到掌机平台,更是进入了32位主机时代。衍生作品《真人快打神话:绝对零度》(Mortal Kombat Mythologies: Sub-Zero)和《真人快打:特种部队》(Mortal Kombat: Special Forces)进一步拓展了动作冒险游戏类型。

对游戏产业而言,《真人快打》引发的恐慌实际上成为了主机大战的新战场。世嘉回应了这场争议,允许Mega Drive玩家通过输入“秘密”代码来解锁完整版游戏(完整版保留了血腥暴力画面)。与之相反,任天堂则通过移除终结技并改变游戏中的“血液”元素(红色“血液”改为灰色“汗水”),来维持合家欢的平台形象。不出所料,世嘉版本最终销量最佳。

《真人快打》游戏广告画面。图片来源:Midway

自此,媒体界始终对暴力游戏保持警惕。《毁灭战士》(Doom)在整个1990年代都是小报的头条新闻。由于埃里克·哈里斯(Eric Harris)和迪伦·克莱伯德(Dylan Klebold)对这款游戏的喜爱,媒体总是将其与科伦拜恩校园枪击案(Columbine school shooting)紧密联系在一起。《侠盗猎车手》(Grand Theft Auto)和《使命召唤》(Call of Duty)是2010年代媒体报道的常客。而最近,《堡垒之夜》(Fortnite)也被指责让一代学生沉迷其中。但是,利伯曼在那间镶着木板的参议院房间里,所描述的《真人快打》(Mortal Kombat)中令人毛骨悚然的画面,却也是独具魅力的。

《真人快打》的正式上线是游戏行业的转折点。游戏产品的目标群体从儿童转向青少年,从抽象的益智游戏,转向画面精美的射击游戏、血腥的格斗游戏和面向成人的动作冒险游戏。Midway在探索自己究竟能做到什么程度。而最终的答案重塑了整个行业。

(本文选编自The Guardian,原文标题“《真人快打》(以及道德恐慌)如何改变了游戏世界How Mortal Kombat (and moral panic) changed the gaming world